山阴县燕庄村:“内外兼修”绘就“和美乡村”文明底色
近年来,朔州市山阴县北周庄镇燕庄村聚焦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,通过小杂粮产业的精耕细作,不仅鼓起了村民的“钱袋子”,更探索出“产业引领、生态融合、文明聚力”的振兴路径,绘就“生态宜居环境美、业兴民富生活美、文明和谐乡风美”的崭新画卷。
走进燕庄村图书室,村民们围坐在一起,一边翻阅农业科技书籍,一边热烈交流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。2023年,村里新建起图书阅览室、书法绘画室等7间功能室,不仅成为知识传播的阵地,更是村民提升文化素质、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平台。
除了充实“文化粮仓”,燕庄村还大力升级公共服务设施。完成道路硬化、亮化工程,构建“户分类——村收集——镇转运”垃圾处理体系,组建村民成立专业保洁队伍,确保村内垃圾日产日清;扩建村卫生室,定期为村民开展健康体检,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,实现从“环境美”到“生活美”的跨越。如今的燕庄村,既保留了传统古村落的韵味,又展现出现代文明和谐新貌,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的生动范例,2025年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。
“强治理”让村民生活“美”起来,“兴产业”让乡村产业“强”起来。燕庄村立足黄土高原腹地的独特气候与广袤耕地资源,秉持“小杂粮大产业”发展理念,通过土地集中流转,建成500亩标准化杂粮种植基地,实现从传统分散种植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蜕变。
山阴县北周庄镇燕庄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补山说道:“燕庄村以党建为引领,大力发展小杂粮种植,从引进优质品种,到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,再到拓展销售渠道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。现在,我们的小杂粮不仅在本地销售,还通过电商售卖?!?/p>
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产业兴村”,从“传统村落”到“文明典范”,燕庄村用“产业兴”托起“村民富”,以“环境美”滋养“文明风”。在新的起点上,燕庄村将持续聚焦特色产业提质增效,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,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设施,通过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、规范化水平,让文明建设成果切实转化为村民的获得感、满足感、幸福感。(罗文平 张小菊 李子宣)
版权声明: ① 凡本网注明“稿件来源:朔州文明网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朔州文明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朔州文明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② 本网未注明“稿件来源:朔州文明网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朔州文明网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朔州文明网联系。
